柯文哲公布族群文化政策藍圖 「珍惜客家、保障原民、友善平權新住民」,成就共融多元台灣

柯文哲公布族群文化政策藍圖 「珍惜客家、保障原民、友善平權新住民」,成就共融多元台灣

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競選總部16日上午召開「共融多元」族群文化政策記者會,柯文哲強調,台灣歷經多次遷徙、移民,不管先來後到,只要「住在台灣、認同台灣,我們都是台灣人」,並提出「珍惜客家、保障原民、友善平權新住民」精神,分別提出各項保障、文化推廣與平權政策。

其中,除了善用數位科技保存客家、原民文化、建立「新住民多語言+生活資訊」App,柯文哲還希望以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,推動「一庄一節慶」在國際發光;讓總統府「原轉會」地位法制化,賦予實質調查權,在其處理土地爭議、種族歧視、人權侵犯等問題時,決議具有效力;也強化保障新住民的司法、人權、醫療平權,還盼對約8萬名沒有身分證的失聯移工、黑戶寶寶,由政院組跨部會小組協助,保障他們的醫療、身分與教育權。

記者會上,包含柯文哲競總總幹事黃珊珊、民眾黨秘書長周台竹、民眾黨新北立委參選人李有宜、民眾黨原民會主委梁明輝、副主委林秋霖、民眾黨客委會主委張清俊、民眾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主委徐春鶯、政大公行系教授江明修、北市府原民會前主委陳秀惠、台灣新住民黨主席麥玉珍等人都到場交流。

記者會開始邀請國際級卑南族歌手南賢天演唱「美麗的稻穗」、「客家本色」,南賢天妻子是客家人,他在苗栗客家聚落待了41年,經營的陶瓷品牌有原民圖騰、桐花意象風格,正是族群共融縮影。南賢天嘹亮的歌聲令在場為之動容,演唱後他也邀妻子上台,並且贈送柯文哲稻穗,期盼柯總統大力推廣桐花風華。

柯文哲引用勞動部、內政部統計資料,在台灣族群「自我認定」比率上,閩南占67%、客家19%、大陸各省5%、原住民2%、廣義新住民8%。其中,新住民已成台灣第四大族群,當前「廣義新住民」已近200萬人。包含移工與專業人士約80.3萬人、新住民約58.9萬人、新二代約50萬人、大專境外生約10.3萬人。柯文哲強調,台灣應致力成為共融多元的族群環境,豐厚台灣文化力,要儘速完成《反族群歧視法》立法,尊重國內各族群,莫再撕裂族群。

針對客家族群,柯文哲提出「珍惜客家、鏈結全球」主旨,共4大重點:一、落實《客家基本法》,體現客家文化生活化、客語時代化,結合科技、網路流行等貼近時代內容,為客語注入新生命力;二、建構客家產業聚落:讓「一庄一節慶」在國際發光,以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,整合在地產業成「節慶文創」,開發「節慶觀光」;三、數位賦能客家文化,以數位化技術完整保存客家文化、語言、山歌、戲曲與傳統技術、工藝,結合文創多元運用;四、建立台灣成為全球客家中心,每年舉辦「全球客家學術論壇」、「客家全球企業聯盟」、「全球客家和平使者」等活動。

針對原住民族群,柯文哲提出「夥伴、自治、保障,建構原住民族新地位」為主旨,含5大重點:一、提升行政單位層級與功能:總統府「原轉會」地位法制化,賦予實質調查權,在其處理土地爭議、種族歧視、人權侵犯等問題時,決議具有效力;提升「原住民族委員會」位階,統合國家原住民族政策計畫及經費審議;二、強化國家與原住民族的「夥伴關係」:推動立法確立「部落」為原住民族集體權利的主體地位,成立全國性「族群民族議會」、各地「部落自治會議」,落實部落自治。

同時還包含,三、數位賦能:建構智慧化「原住民族語音資料庫」、「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資料庫」,完整登錄各項文化資產;四、立法推動平埔族「原住民族」地位及權利,保障平埔族各族群的語言、文化、集體權利、地位與參政權;五、結合社會、學校資源,建構友善原住民就學、就業環境,由學校、NGO、企業打造伴讀、就業平台,協助原民學生降低學習落差,提供實習就業機會,友善就業環境。

柯文哲也舉例,之前他擔任市長時,看到北捷公司每年辦原鄉活動,除了帶小朋友參觀,也提供在北捷公司實習,由企業建立平台跟原鄉連結,是很好的例子。

針對近200萬新住民,柯文哲提出「友善、平權、新住民」為主旨,提出7項重點:一、加速推動「新住民基本法」、成立「新住民委員會」;二、資訊平權、增設「新住民單一窗口」,研發「新住民多語言+生活資訊」App,解決新住民語言溝通與適應問題;中央與地方增設「新住民單一窗口」一站服務解決多國籍、多元問題;推動「新住民影音平台」,呈現多元聲音;三、完善教育權、多元職能輔導:包含全國一致「跨國銜轉學生」處理辦法,友善新住民子女回國就學,強化課輔彌平學習落差,鼓勵新二代學習母語,進行多元職能訓練、輔導考照,以發揮新住民語言、文化優勢。

同時還包含,四、保障身份平權、文化平權,致力推動不論原國籍,所有新住民取得身分證之年限均為4年;合理優化「婚姻移民面談機制」、避免歧視性面談;強化國人「文化平權」教育,族群互相珍惜;五、保障司法人權及醫療平權,強化法律扶助及通譯制度,增進司法文書多語化;強化資訊鏈結、降低家暴風險,在醫療平權上,主張凡取得居留權即可參加健保,落實保障新住民醫療權。因為目前合法移工自受雇日即可參加健保、新住民卻需要滿6個月,並不合理。

柯也提到如,六、多元文化、豐富台灣:結合新住民擴大辦理重要民俗節慶,像他在台北市長任內辦過面具節、潑水節、開齋節、水燈節;七、成立跨部會小組因應8萬名「失聯移工」與黑戶寶寶問題,主張行政院應組「跨部會專案小組」,保障他們的基本人權,像是身分權,提供1年短期專案居留(由移民署主責);醫療權是提供健康手冊及健保卡、疫苗(由疾管署主責);就學權,即爭取就讀小學(由各縣市教育局主責)。

「一個不合法,引發很多不合法」,柯文哲表示,這些沒有身分證的黑戶移工,生病是借別人的健保卡看病,造成病歷造假。他當市長時,成立關愛之家照顧這些黑戶寶寶,結果各縣市都送來,他認為政府不能擺爛,要面對這些問題。

江明修表示,注意到多元族群是柯文哲的重要政策,不是尊榮某一個族群,而是期盼所有族群在台灣社會都有平等立足點,語言與文化被好好珍惜。他指,柯文哲能務實理性看待社會問題、拿出對策,以勤政、廉能、視野,帶2千多萬人民走向「台灣2.0」,讓各族群互相珍惜,每個語言文化都能受到尊重,這就是多元共融美好未來。

陳秀惠指出,已故紀錄片導演齊柏林讓我們看到完整的台灣長怎樣,但這幾年來,國家更大的威脅是不認識原住民族,2016年8月1日,蔡總統向原住民道歉,結果許多人不解「在道歉什麼」,因為我們沒有長遠史觀理解這個民族,去年還有原民學生受歧視輕生,對加分政策還在辯論,許多人不理解、欣賞其傳統知識的威力與差異。台灣不要因為面對大國貶抑自己,因為台灣是豐富混雜的美麗島嶼,「很高興柯總統看到多元,多元不是很多東西擺在一起叫多元,是觀念、民主、認同、理解、接納、欣賞、尊重!」

媒體提問時關注藍白合出現大轉折,問柯是否承受很大壓力,柯表示他走訪中南部,感受到基層人民的不安、對戰爭的恐懼,必須呼應逾6成想政黨輪替的民意,但不在野整合很難贏。不過合作不要變成密室、分贓政治,要訂下規則。時間壓力下做新民調不太容易,就3方各找1位民調專家,針對7日到17日的各家民調一一檢視納入,他知道對方找的是政大選研中心主任,相信學者不會砸自己招牌。

另外,黃珊珊也澄清媒體報導,表示自己沒有請辭,昨天下午在研究民調,她呼籲所有支持者這2天都能接民調電話、支持台灣民眾黨,最終打一場勝選的仗。柯也坦言,民眾黨黨員結構,85%是大學以上,60歲以上只有3%,是年輕、高學歷政黨,要他們投國民黨很困難,但到現在為止,民調都是自己贏,柯文哲也向支持者喊話,要有信心柯侯配會贏,「接到電話請說出唯一支持柯侯配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