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下一代,至少要在學校接受十幾年國民教育,他們的學習快樂嗎?是否真能達到自我實現「做最好的自己」?他們習得的知識、能力,真的能陶冶出健全的人格,足以因應未來瞬息驟變的世界嗎?台灣現有教育體制,真能促進社會階級流動嗎?

只講多元、系統混亂

光是大學入學就有申請入學、分發入學、繁星入學、特殊選才,令家長、老師、學生無所適從;教改30年,試圖讓各大學科系能「多元」招生,涵蓋城鄉或各種多樣性,結果名校裡收的學生還是富裕家庭的孩子,也獲得較多教育資源,讓階級流動更困難。

只講願景、卻缺乏路徑

民進黨政府喊出「2030雙語國家」(後改為「2030雙語政策」),但師資、教材卻缺乏規劃,註定跳票。學生團體「EdYouth」今年五月發表「國高中生2030雙語政策暨英語學習大調查」統計結果,近5成中學生不認同「把英文融入他科,能提升英文學習動機」,認為政策反讓英語不好的學生,更排斥英文。

當師資與教材不足,學生跟不上,學習動機差,「2030」的時程表自然流於表面、形式和口號,也出現巨大城鄉差距。2021年六都的公立國中小實施雙語課程校數佔比(前者為國中小已實施校數/該都總校數),台北市 126所/185所(68.1%),新北市 101所/249所(40.6%),桃園市 71所/233所(30.5%),台中市 103所/281所(36.7%),高雄市 50所/307所(16.3%),台南市 83所/254所(32.7%),不只差異大,各校實施的方法與成果,也呈現兩極化。

只會撒幣、治標不治本

賴清德副總統宣布私立大學生齊頭式「每年每人補助3.5萬元」,加上其它對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、高中職免學費、精進學貸申貸和還款等配套,列219億預算。但這些大撒幣未能根本解決大學倒閉、高教亟待退場問題,也無法確實提升高教教學品質。

少子化是全球現象,日本到了2040年,估計大學入學人數將從63萬人(2022年)降至51萬人,降幅近2成;南韓到了2040年,可進入大學人數(28.3萬人),也僅剩2020(46.4萬人)年的60%;台灣在未來5年,恐怕有至少40所私校退場,所以這樣補貼私大生學費,一來沒法辦法提供教師更好的待遇,投注入辦學品質、二來私校持續招生不足或關門,造成的結果,不是如部份教育團體所言,結果只是「人人只享有平庸的大學教育」?

教育資源過於分散、沒有長期規劃,讓臺灣的大學在全球排名中持續落後。

來看看2018年高等教育經費在各國GDP的佔比, OECD平均1.0%、日本0.4%、美國0.9%、德國1.0%、韓國0.6%、台灣卻只有0.39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