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輛至上,忽視行人安全已成國安問題

2021年各國每10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,台灣(12.9人)是日本(2.6人)的5倍、是挪威(1.5人)的8倍。只是,民眾走在路上被車撞,常僅以為是運氣不好,沒想過是政府交通規劃不善。台灣還常出現人車爭道、險象環生,2022年台灣因交通事故造成逾3000人死亡,被形容成「行人地獄」的說法,還登上CNN等外媒。

交通制度混亂、道路品質不佳,缺乏國家級規劃

台灣的道路設計規範不完備,各縣市各行其道;軌道建設缺乏整體規劃,縣市間串接不足,甚至相互競爭 。另外,各縣市自訂共享運具營運規範,造成一國多制。非六都縣市技術資源不足,難以承擔軌道系統或機場等大型建設規劃及建設,也難以承擔訂定規範的技術能力

漠視專業,重大交通建設淪為選舉空頭支票

重大交通建設無具體規劃評估,像2017年,蔡英文宣示80億興建基隆「輕軌」,當時說希望4年內(2021年)可以完工。後來改為基隆「捷運」後,第一階段經費暴增至697億,基隆市府負擔額,更從17.7億暴增3倍至53.85億,且只到八堵站,等同進不了基隆市區。

碎化式資訊、各縣市自行其事發展

各縣市各行其是,不利用路人,且難達到整合綜效,開發營運成本高;另外像政府開發的App服務,與民間重複,但品質難與民間抗衡,非六都城市,會缺乏人力、財力,維持資訊服務及管理平台。

國際海空港升級太慢

國際機場建設遲緩,難以追趕國際競爭速度,數據整合及應用不足,智慧管理落後國際;另外由於台灣身為海島國家,培養國際級海空運人才至關重要。